2023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之年。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坚定爱国爱民的家国情怀,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江西青年职业学院积极组织广大青院师生开展“红色基因传承,深化‘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通过“云游”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字展馆,与革命先烈开展“跨越时空的对话”,将初心感悟与所学专业完美融合,创作了一批红色走读“云游”作品。
红色走读“云游”作品展播第二期来啦
让我们跟随小微一起看看吧~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作品名:《奋斗新征程》
作者:肖雨馨
作品简介: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莫言行路难,且怀凌云志。向“两个高水平” 进军,向“两个一百年”前行,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递就位,让我们弘扬“红船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铸就中国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作品名:《开国大典》
作者:刘静
作品简介:1949年10月1日15:00-21:00在中国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

作品名:《五四运动》
作者:喻娇雯
作品简介: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爱国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作品名:《红船精神》
作者:李嘉瑶
作品简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权利,而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为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一个政党的显著标志,依水行舟,忠诚为民,成为贯穿中国革命和建设全过程的一条红线。

作品名:《南湖红船》
作者:刘芳
作品简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开幕。参加会议代表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由于会场受到暗探注意和法国巡捕搜查最后一天(推算为8月3日)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红船精神就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是艘初心之船,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繁荣富强。

作品名:《长城》
作者:张丽丹
作品简介: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总长两万多千米,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绝的长垣。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建筑,被誉为世界十大奇迹之一,长城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代表了中国的古老智慧和勤劳精神。

作品名:《贵州遵义》
作者:郑佳利
作品简介: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是中国革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处遗址。在遵义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曾经遭受了挫折,但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等领导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和战术思想,成功地扭转了局面,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地位,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品名:《国泰民安》
作者:刘洁
作品简介: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本作品巧妙的将56个民族组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张中国地图,表达了“民族团结,凝聚力量,共护祖国,万里无疆”的美好愿景。

作品名:《永远跟党走》
作者:胡铭月
作品简介:整幅刻纸作品由中国长城、国花牡丹、天安门、党徽、卫星、海浪及工作岗位的中国人民等元素组成,借助刻纸的形式蕴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希望在党的领导下海晏河清逢盛世,民康物阜寿年丰。

作品名:《中国梦》
作者:朱美红
作品简介:中国梦召唤中国力量,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
指导教师
胡锦、张欣欣
团队成员
肖雨馨、刘静、喻娇雯、李嘉瑶、刘芳
张丽丹、郑佳利、刘洁、胡铭月、朱美红
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充分发挥团属院校的工作优势,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趣,把红色文化引进校园、走进课堂、走入学生的心灵,积极营造红色氛围,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用红色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本期展播的“云游”作品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